{{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品質保證】受國家法律規定
依據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三條第四項及第十五條規定有機農產品係指農產品生產、加工、分裝及流通過程,符合主管機關訂定之驗證基準,並依法經驗證機構驗證合格取得有機產品標章者。使用標章的有機農產品,其產銷過程不得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及食品添加物,從生產、加工、分裝、流通到販賣,均需遵守有機驗證規範,並完整記錄產銷流向,確保有機完整性。有機產品必須經過驗證,才能以「有機」名義販售。
【友善環境】有機農產品好處多
.選擇有機對於生產者的好處
.選擇有機對於消費者的好處
【政府把關】有機農產品品質管理系統嚴謹
農業部(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除了嚴格監督以上制度的落實情形,同時也訂定了相關的標示檢查及品質監測標準程序。且農業部農糧署每個月都會針對有機農產品進行品質抽驗與標示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公告在官方網站若經檢查或抽樣檢驗不符規定者,違規產品將立即下架,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依法裁處,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品質管理系統流程如下圖:
通過有機驗證 難度高
台灣地狹人稠,耕地普遍規模偏小而零碎,有機田區和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的慣行田區時常是緊密相連。有機農民雖然能以設置隔離帶或緩衝區等方式來降低鄰田汙染的機率,但田區畢竟是開放環境,有機農民必須付出極大的心力來防範任何可能的風險,在台灣要通過有機驗證,難度實在非常高。
政府把關,生產有信心,消費更安心
對於市售流通的有機農產品,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分工,透過嚴謹的分層管理來確保品質穩定,嚴密查驗把關,足見有機農產品安全有保障值得信賴。且將生產者的信心,傳遞到消費者手上,民眾只要認明標示及標章,即可安心購買,以消費來帶動生產。
友善環境,食在安心
有機農業生產過程重視農人、居民與土地的健康生態,公平與謹慎的運用自然資源實踐循環永續利用,不依賴合成化學物質。除此之外,有機農產品天然美味,選購有機農產品同時可以兼顧人類及環境的健康,是一個值得鼓勵與肯定的睿智消費行為。
資料來源:引用自有機農業促進法、「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及「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官方網站文章,及「有機農業推動中心」有機農業促進論壇「有機農業如何邁向淨零排放」重點摘錄。